1).机器人采用手臂悬空夹持工造去碰高速锯片的工作方式,在切割过程中不断受到较强的冲击力,但由于没有较好的刚性结构保证,会持续产生一定程度的震颤,这种震颤会反作用于锯片,使锯片不断承受除刀锋之外的冲击力,使之加大了摆动及温升,结果是出现跑偏等切割质量下降的情况,锯片寿命快速缩短。
2).一般来说,锯片这种轻薄但高速旋转的刀具比较适合垂直向下安装,类似于卧车的主轴方式。但机器人铸造切割系统却常常会采用锯片平躺安装的结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锯片与机器人的干涉较小、落料方便、节省空间等,但缺点是锯片的自重会带来旋转中的锯片边缘的摆动加大,这种看似轻微的精度漂移,实际就已经足够对高速旋转的锯片磨损和寿命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
4、机器人铸造切割系统从体积占用和成本方面来看,与铸造切割专机对比也会存在较大的劣势,一般来说,机器人铸造切割系统的成本造价会达到专机的2倍以上。
设计者和使用者考虑到工造、工装、切削力、刚性等综合因素,铸造切割用机器人常常会选用负载能力在260-500KG这个级别,这种机器人铸造显然比较庞大,这样会导致与之配套的基座基板、工作台、防护箱等的体积和占地同样都比较庞大,成本也相应提升,这样会使整个项目的性价比并不是很高。
铸造自动切割机
可以明确机器人并不适用于铸钢造的自动化切割。为什么我们看到,来自国外的技术方案却往往采用机器人方式呢?
我的理解,黑色金属铸造这个行业的现状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几十年前已经实现了对金属铸造这种高耗能、高污染、自动化程度低的产业整体转移,目前中国占有全球40-50%的份额,印度占有20-30%的份额,两者合计达到70-80%的全球份额,这种现状就是,中国和印度这种不发达的人口大国几乎完全承接了这个比较麻烦的产业。
这种产业大规模转移的结果就是,擅长于做工业自动化的这些发达国家,由于失去了本土需求的市场基础,实际上在铸造自动化方面失去了技术创新的动力与热情,尤其是在铸造后处理方面没有再做任何努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找老外的解决方案时,结果就发现除了机器人集成系统,同样也就是手动、半自动等更落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