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襄阳企业中长期外债备案登记全流程指南:
前期准备
了解政策法规:深入研究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如《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明确具体要求。
自我评估:全面评估企业自身的资质、财务和信用状况、偿债能力等,确保符合申请条件,明确外债需求及用途,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准备材料:
企业基本文件:包括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如未与营业执照合并)、税务登记证(如未与营业执照合并)、公司章程等。
财务文件:提供近年度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需要经过合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以证明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还可能需要提供还款来源说明,如企业的经营收入预测、资产处置计划等,用于表明企业有能力偿还外债。
外债相关文件:如果已经有外债合同草案,要准备好合同正本,其中应详细注明借款金额、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关键条款,还要有资金用途说明,明确外债资金的具体投向和预期收益。若涉及担保,还需提供担保合同及担保人相关文件。
其他文件:如企业借用外债真实性承诺函、企业内部关于借用外债的决议文件(如股东会决议或董事会决议)、信用评级报告(如有)、募投项目的审批/ 核准 / 备案文件(如果外债用于特定项目投资)等。
网上登记
登录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的 “政务服务” 频道,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注册(如果是首次使用)或者登录(已有账号)操作。在系统中准确填写外债备案申请表单,申请表单内容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如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外债信息(如债务金额、币种、期限、利率类型等)、资金用途信息(详细描述外债资金的投向和预期效益)、还款计划等重要内容。填写过程中要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将准备好的电子材料按照系统要求进行上传。建议企业不晚于债券发行或贷款提款前45 个工作日提交申请材料。
纸质材料报送
完成网上登记后,按照要求整理纸质版申请材料。纸质材料的内容和顺序应与网上提交的电子材料保持一致,并且要确保所有文件清晰可辨、加盖企业公章(需要盖章的文件)以及相关人员签字(如需要)。企业将纸质材料报送至指定的政务服务大厅,报送时间为法定工作日上午8:30-11:30,下午 13:30-16:30。
审查与受理
形式审查:政务服务大厅收到企业报送的全部申请材料后,窗口工作人员会对材料进行初步的形式审查。形式审查主要检查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等基本情况。如果材料符合形式审查要求,窗口工作人员会予以接收;如果发现材料不完整或者格式不符合规定,会告知企业补充或更正材料,企业需要按照要求及时完善材料并重新提交。
承办司局审查:承办司局收到形式审查合格的材料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更加深入的复查。复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财务状况是否真实可靠、外债用途是否合理合法、还款计划是否可行等多个方面。如果在复查过程中发现材料内容存在错漏,承办司局将通过网上系统向申请人发出补齐补正通知。企业收到通知后,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要求补充或更正相关材料,提交审核。
审核决定
受理决定:国家发改委在收到全部备案登记申请文件后 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予以受理。如果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要求,会予以受理;如果不符合受理条件,会告知企业原因并退回材料。
作出备案决定:自受理之日起 7个工作日内(不含补齐补正用时),在外债总规模限额内,承办司局会根据审核情况作出备案决定,出具《企业借用外债备案登记证明》。如果企业的申请符合条件,就会获得备案登记证明;如果不符合条件,企业的申请将被驳回。
结果通知与后续处理
结果通知:备案结果信息会通过短信形式告知申请人。对于襄阳的企业,备案登记证明将通过文件交换系统送至省级发改委,企业需要根据通知及时获取备案登记证明。
后续信息报送:申请人应在每期发行 / 提款结束后 10 个工作日内,登录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 “政务服务”频道报送发行信息。企业在使用外债资金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备案登记的用途使用资金,不得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并且要加强外债风险管理,合理选择金融工具规避汇率、利率等风险。